找到相关内容859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佛说三界唯心,法唯识,心识如何分别?

    济群法师答:经中心识,有时一事二名,如云八识,又云八心王等。有时各事各名,如第八阿赖耶称心,第七末那称意,前六统称识是也。今问之唯心唯识,乃是行文修辞之变化,实则一事二名也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07011685726.html
  • 问:既先有识后有法,是否亦就是“法唯识”?

    佛法云者,是了觉法真相者也。法有相互关系,有各之异,若用有言语解释,必就因缘而定,故每异其辞,“法唯识”“法皆空”“法一如”“法无常”等等,不胜枚举,若执其一,则有问难,倘作圆观,问题便少矣。兹答来问,识亦法也,以文字讲,识先法先,无之不可,若以“法一如”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0657408571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三界唯心,法唯识,心与识有何差别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唯心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所变现出来的。唯识就是世间诸法,皆唯心识所现,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,故名唯识。   其实唯心与唯识仅是异名同义,在经论中时而唯心,时而唯识;转妄心为真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30912370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唯识所云,三界唯心,法唯识,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。

    问:唯识所云,三界唯心,法唯识,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。   范古农答:心指其总体,识指其个别。识有八种,而统名曰心王。又心就第八识(阿赖耶)之集起义而得名,识就前六识(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)之了别义而得名,尚有第七识(未那)名曰意者,以思量得名也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455912692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法唯识,固矣。但人死后识能随人而转生欤,抑已消灭欤。

    问:法唯识,固矣。但人死后识能随人而转生欤,抑已消灭欤。   范古农答:人死后前七识都灭,惟第八识不灭。以第八识全体,即是成就一切心色之功能。成就前一组心色之功能消失时,即是死。成就后一组心色之功能发展时,即是转生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452412693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佛教既认为根(眼、耳等)境(色、声等)相合,才有识的发生,如何又说万法唯识呢?

      赵朴初答:唯识家认为我们眼识所见的色,耳识所听的声,鼻识所嗅的香,舌识所尝的味,身识所触的坚、湿、暖、动等,都不是事物的本身,而是五识依着五根托外界事物为"本质"而变起的"影象"。所以识有两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92110801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‘识’居于何处。身外乎。身内乎。其静时之状态如何。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。圣人一念之起,起于何处。又灭于何处。

    问:‘识’居于何处。身外乎。身内乎。其静时之状态如何。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。圣人一念之起,起于何处。又灭于何处。   范古农答:法唯识,法处即识处也。识即是动的作用。经云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念之起灭,如是而已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83412722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广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?(妙元)

    问:广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?(妙元)   李炳南答:来函中言,常与朋友谈佛,每遭不易解李炳南答,故来质问。居士学佛未久,何能先谈此等问题,莫若埋头读书,到时自能明了。就以此问而言,详细则连篇累牍,简要恐不能解,只有说出,留待后日明白可也:‘三界唯心,法唯识’。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。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293712835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"三性三无性"的说法,与龙树的二谛有什么不同?

      赵朴初答:"三性三无性"的说法仍然是以缘起性空论为基础的,但以前龙树的"一切皆空"论只是就三无性的一边说的,瑜伽系则同时主张三性,而且详于阐说三性一边的道理,它大量采用了有部的"名相"(即术语)而加以组织来分析说明一切法的类别和关系,特别指出在依他起中应当认识一切法都是识所变现,所谓"法唯识"的道理,这是中观系所没有的。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85310800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三界唯心、法唯识论

      见护法师:三界唯心、法唯识论   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华严经觉林菩萨偈。   “三界唯心、法唯识”,这是佛法的心要,一切大乘经典,禅门祖训,无不在阐明...,指正报、依报,身心所受所遇等种种事相。“法唯识”是理,众生所发明的种种道理,皆是运用前五识及意识,外加潜意识(末那识、阿赖耶识)的影响。   而事实上三界所有事相的根本法则,就是缘起性空的甚深之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0976906.html